開展“強雙基”行動 激活“紅色引擎” —— 看村強民富的貴州鄉村振興新實踐
    2025-08-05 09:13:00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烏蒙腹地,貴州省盤州市雙鳳鎮大海村,黨員干部陳銀河和小伙伴通過助農直播,將大山深處的大豆、雞蛋、精品蔬菜等“土特產”通過屏幕銷往全國;烏江河畔,銅仁市思南縣三道水鄉周寨村,在村黨支部書記張誠的帶領下,紅薯成為富民“金疙瘩”,“接二連三”全鏈發展帶動全縣2萬余戶群眾增收;雷公山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烏東村,黨組織引領下的“原住民+新村民+智囊團”的基層治理創新,讓烏東村在大山里找到另外一種可能……

      黔山秀水間,鄉村蝶變的故事處處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指出,辦好老百姓的事,關鍵在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搞好鄉村治理。近年來,在貴州省,一場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為載體開展的基層基礎“強雙基”創建行動,激活了鄉村振興“紅色引擎”,繪就了黔貴大地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精準幫扶后進村黨組織

      盛夏時節,貴陽市烏當區新堡布依族鄉馬頭村綠意盎然,布依族民居錯落分布于山水之間,連片的葡萄產業大棚在陽光下熠熠閃光,村民正忙著接待前來避暑旅居的客人。曾經的馬頭村,困在產業滯后、人才外流、組織力弱等諸多難題里,如今卻在黨建引領下煥發出勃勃生機。“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是鄉村發展的關鍵。”馬頭村黨支部書記陳正勇的話擲地有聲。近年來,馬頭村黨支部聚焦基層基礎“強雙基”,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由村“兩委”引進企業打造千畝葡萄基地,積極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村黨支部委員唐發玉第一個“吃螃蟹”開起民宿。如今,全村水果種植面積超2000畝,精品民宿共有42家,戶均增收超10萬元。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證。近年來,貴州聚焦“減負、增收、提質、拓渠、優考”推動“強雙基”,以高質量黨建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2024年以來,貴州全省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探索開展“排隊抓尾”工作,縣鄉村三級聯動,爭創先進、整頓后進,“排”出動力,“抓”出活力,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縣鄉兩級聯動,對鄉村黨組織逐一‘過篩子’,聚焦‘五個基本’建設成效,結合‘擂臺比武’實績,科學分類定檔,精準識別先進后進。”貴州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對后進村黨組織實施“五個一”精準幫扶——縣級領導聯村、組織干部包保、鄉鎮班子包村、第一書記駐村、機關單位結對,形成立體化攻堅體系。2024年,全省后進村黨組織全部轉化提升,共計解決難題2500余個。

      與此同時,通過案例推廣、導師幫帶、“書記講給書記聽”等鮮活形式,使貴陽“1+1”集體經濟、安順數字黨建、銅仁強村富民工坊等創新實踐轉化為全省共享的方法“工具箱”,推動先進經驗從“盆景”變“風景”。涌現出黃恒禮、余紅霞等一批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典型,成為“群雁高飛頭雁領”的生動印記。

      聯合共建壯大集體經濟

      晨光漫過安順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猴場鎮小灣村的山巒時,村藍靛文化廣場中央的豐收鼓鼓面上,“黨建引領、產業興村”8個大字被照得閃閃發亮。從“靠天吃飯”到“產業生金”,小灣村的轉變始于黨建引領下的產業破局。“過去種玉米,每畝地年收入僅800元。如今跟著村黨支部種藍靛,2024年全家收入突破了10萬元。”小灣村村民姚尾打開手機相冊,展示著2022年村里召開院壩會討論發展藍靛產業的照片,當年他試種10畝藍靛嘗到了甜頭。如今,他將40畝耕地全部納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訂單種植體系,腰包越來越鼓。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和提升農民群眾滿意度、幸福感的重要支撐。近年來,貴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作用,健全利益聯結機制,著力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中午,銅仁市德江縣平原鎮坳田村的肉牛養殖園區內一派忙碌景象。牛舍里,養殖戶董仕陽將攪拌好的青貯草與玉米粉推進牛棚,壯碩的肉牛津津有味地享用著餐食。“以前在外打工東奔西跑,現在養牛在家一年有幾十萬元的收入呢。”董仕陽介紹,從2005年至今,他的養牛規模已從最初的16頭發展到現在的年出欄50頭,家里也蓋起了二層小樓。在坳田村,像董仕陽這樣的養殖戶還有很多。這個曾因山多地少、土地零散細碎而被列為三類貧困村的地方,如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養殖大村。“我們摸排了200戶村民家的勞動力、資金、場地、意愿等信息,根據摸排情況量體裁衣,確定養殖規模,利用自家圈舍或改造閑置房屋養牛,由村黨支部找技術、找資金、找銷路。”坳田村黨支部書記彭洪剛介紹,坳田村探索“黨支部+合作社+園區+農場”和“黨小組+黨員+農戶”的結對包保服務機制,推行1名村干部帶動5名黨員、1名黨員帶動10戶農戶的“1+5+10”模式,由村干部帶頭學技術、跑市場,黨員負責技術指導、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等工作,提供從技術指導到市場銷售的全程支持。“黨支部領著黨員干、黨員帶著群眾干,我們將繼續鼓足‘牛勁兒’,充分利用現有資產資源,引導更多群眾種植飼草、發展肉牛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讓群眾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彭洪剛說。

      為破解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密碼,貴州各地紛紛建立“縣委書記領銜、組織部門主抓、職能部門協同”機制,推廣黨支部領辦集體經濟組織等好經驗好做法,通過“黨組織+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采取“村企聯合共建、村村抱團發展”方式,實現村集體和村民收入雙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省年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50萬元的行政村達2008個。

      多元共治提升治理效能

      “在后寨鄉,‘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小事不出聯戶、大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中心,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目標已基本實現,推進鄉村振興的后勁更足了!”在細數基層治理成績時,畢節市織金縣后寨苗族鄉黨委書記王永鋒信心滿滿。這份信心和底氣源于畢節市打造的“黨小組+網格員+十聯戶”的“鐵三角”治理模式:通過配備專兼職網格員2.3萬名,創新“群眾點單、網格派單、黨員接單”形式,目前已累計解決道路修繕、飲水安全等群眾訴求20.6萬件。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近年來,貴州持續健全治理體系、創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構建起黨組織引領、多元主體協同、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每個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晚上8點,周寨村的村民會議網絡直播都會準時開播,村黨支部書記張誠化身網絡主播,在直播間里為村民們宣講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說說村里發生的新鮮事,并詳細解答村民反映的問題和聽取村民建議。2024年3月,周寨村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把村民會議“搬到”網絡直播間,讓遠在他鄉的村民“云參會”,建立起“事前了解民意、事中全程直播、事后反饋總結”的村務處理流程,讓外地游子與家鄉有了聯系的紐帶,大家的參與感更足,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升。“通過在直播間征集民意,我們可以梳理出村民的‘心愿指數’,然后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其細化為破解民生難題的服務清單,切實解決村民的煩心事、操心事。”張誠說。

      深耕鄉風文明沃土,貴州以黨建引領健全完善村規民約,整治大操大辦、高額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涵養文明鄉風。遵義市正安縣新模村創新實踐“122”工作法,構建起黨組織引領下的多元共治格局:以村黨組織為核心,建立“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組內酒席總管”協同機制,明確黨員干部“四個帶頭”責任,即帶頭宣傳落實移風易俗政策,帶頭抵制高額彩禮,帶頭踐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帶頭勸阻親屬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同步推行積分制管理,圍繞忠黨愛國、孝老愛親等指標評選“新模好村民”,引導群眾用文明行為換取積分,用積分兌換生活物資。短短一年時間,該村紅白事平均費用下降30%,喪事簡辦率達100%,成功勸阻濫辦酒席27起。

      黨建引領促發展,凝心聚力譜新篇。貴州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正通過接力奔跑,努力蹚出一條具有山區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把更多共同富裕的鄉村故事書寫在黔貴大地。

    責編:孟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粉嫩小仙女扒开双腿自慰|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深爱网| hdjapanhdsexxx| 日本www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日本免费xxxx色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情趣免费视频 | 阿娇与冠希13分钟视频未删减|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おきた冲田あんずなし杏梨| 日本无卡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2019天天操天天干天天透| 女人高潮被爽到呻吟在线观看| 中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曰|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黑丝袜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haodiaocao几万部精彩视频|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一国产二国产三国产四国产五 |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国内精神品一区区| jlzzjlzz亚洲jzjzjz| 成人激爽3d动漫网站在线| 久久久综合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