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打造人才高地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立足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做好“人才招攬文章”,積極引進各方面優秀人才。堅持把引進緊缺人才作為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升整體能力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廣開進賢之路、聚才之道,全面打造青龍高質量發展人才高地。柔性引才上下功夫。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大力引進各領域人才。在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上下功夫。結合富民產業,暢通企業與高校對接渠道。大力引進專家團隊,扎實推進省、市、縣研發機構建設,成立專家科技特派團對地方進行幫扶。
做好“人才培育文章”,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堅持把人才培育放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推進,努力打造一支數量充足、健康穩定、富有活力的人才隊伍。注重電商人才培養。積極構建電商培訓體系,著力培育壯大本地電商人才隊伍。邀請專業講師為縣內電商創業者、合作社經營者、大學畢業生、返鄉人員等講授理論課程,幫助學懂、學精電商知識。注重農村本土人才培養。圍繞種養殖等特色產業開展科技培訓,針對技術提升,制定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計劃,著力打造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注重實用技術人才培養。圍繞脫貧勞動力、農民工、企業在崗職工積極開展焊工、家政、中式面點等工種職業技能培訓。
做好“品牌創建文章”,搭建平臺用活用好人才。堅持把鄉村人才振興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舉,根據重點企業、農業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通過開展特色人才活動,為轉型發展注入動力。大力開展“銀齡團隊計劃”項目。圍繞教育、產業、科技等方面人才實際需求,充分發揮高校的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由部分退休教師組成專家顧問團隊,以兼職顧問形式提供多方位的專業指導和人才支持。激勵“返鄉人才”創新創業。打好“鄉情牌”、“鄉愁牌”,深入“人才返鄉”專項行動,培養、扶持、鼓勵引導在外大中專畢業生、青年企業家、經商人員等優秀鄉村人才返鄉創業,帶領群眾致富。
做好“暖心服務文章”,優化環境服務人才。堅持把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采取激勵措施,確保優秀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加強政治引領。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重要內容,舉辦培訓班,培訓專業型黨政人才。落實領導聯系服務專家制度。抓好領導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工作,營造重才愛才惜才濃厚氛圍。建立領導聯系服務專家名單,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包聯專家人才,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走訪慰問。注重典型宣傳。以主流媒體為載體,大力宣積極創業、帶領群眾致富的先進典型事跡,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基層干事創業、服務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