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九江市星子縣澤泉鄉澤泉村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喂食金銀花土雞。
“農村是個大熔爐,我愿在這個熔爐里鍛煉,在鍛煉中成長。”這是江西九江市湖口縣流泗鎮23歲的大學生村官沈玲玲常說的一句話,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為更快地融入群眾,開展工作,她走村串戶和群眾拉家常,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走遍了江山村18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和上千名村民打成一片。村“兩委”換屆選舉時,她以高票當選為長江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主任。
近年來,江西九江市從選聘、管理、培養等方面入手,構建大學生村官選拔培養鏈,讓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基層工作實踐中歷練成長。
“三見三問”嚴格審核
近年來,該市積極拓寬選聘視野,組織宣講團,印發宣傳單,奔赴南昌大學、九江學院等省內外高校開展宣傳推介。為確保將優秀大學生選聘到農村基層,該市在全省統一考試和市委組織部統一面試的基礎上,創新考察方法。在確定考察對象后,專門安排組工干部深入選聘對象畢業高校、原籍村(社區)等,“三見三問”嚴格審核,即通過見學校領導、見人事檔案與黨員檔案、見本人,問資格條件、問政治表現、問興趣特長的方式,全面了解選聘對象的德才表現,從源頭上保證大學生村官隊伍素質。
班級化管理定期交流
每月中旬是市委組織部大學生村官管理科科長周丹最忙碌的日子,他又要開始為這個月的大學生村官片區學習活動做準備了。根據大學村官工作的特點,該市每年將新錄取的大學生村官分成若干個班級,實行班級化管理,安排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擔任班主任,全程帶班,并建立臨時黨支部、班委會。建立大學生村官思想、工作定期交流制度。每周二組織大學生村官利用QQ群、遠教網開展一次遠程學習活動,一個月以片區為單位組織一次學習交流活動,每個季度向當地組織部門書面匯報一次思想。每年年終,由各縣區組織部、農業局、民政局、鄉村黨組織代表和黨員群眾代表組成評議團,通過聽取述職匯報、現場觀摩、質詢評議等方式為每位大學生村官進行考核打分,評分結果與選拔使用、評先評優、期滿流動掛鉤。
目前,一大批考核優秀的大學生村官通過選舉進入村“兩委”。彭澤縣定山鎮聯塘村大學生村官黃波在2011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在上級黨組織的推薦和村民的支持下,2012年被選舉為聯塘村黨支部書記。去年以來,他帶領村 “兩委”實現村集體純收入20萬元,幫助農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
搭平臺交任務增強本領
修水縣杭口鎮大學生村官吳靜俊是九江市的明星人物,2011年上級黨組織安排他到鄰村學習茶樹種植技術,2012年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他帶頭投入6萬元開發茶園60畝,帶動全村村民創辦茶園1400多畝,趟出了一條創業致富的路子。
為提高大學生村官的適應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該市通過搭平臺、交任務、壓擔子的方法將他們放到農村最基層、最艱苦、矛盾最集中的一線摸爬滾打,引導他們參與計劃生育、社會管理、新農村建設、“一村一品”發展、招商引資、幫扶農民工返鄉創業等工作。同時,注重縣、鄉、村黨員干部“3+1”結對幫帶,建立 “以上帶下、以城帶鄉、以鄉帶村、以老帶新”機制,安排市縣包村部門領導對大學生村官開展思想幫教、能力幫帶、項目幫扶、困難幫助,增強實際工作本領。
政策傾斜技術指導助創業
九江縣大學生村官胡玉興在金橋村承包了200余畝荒山荒地,因資金短缺眼看種植楊梅樹的季節就要過了,正發愁的時候,九江縣委組織部幫他協調申請了50 萬元創業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為鼓勵大學生村官創業,該市村建辦協調九江銀行設立了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貼息扶持項目,市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大學生村官創業獎勵,涉農、工商、稅務、扶貧等單位對創辦的致富項目進行政策上傾斜、技術上指導,幫助大學生村官創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