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 幫貧困群眾拔掉“窮根子”
    2019-09-09 09:24: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顧仲陽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70年來,我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扶貧開發道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實施“五個一批”工程——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因人因地制宜,分戶分類施策,開對了“藥方子”,幫貧困群眾拔掉了“窮根子”。

      四川省通江縣碗廠溝村

      脫貧產業火收入節節高

      本報記者顧仲陽

      政策點擊

      發展生產脫貧一批——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立足當地資源,實現就地脫貧。

      村莊故事

      雨后初霽,群山環抱中的諾水河鎮碗廠溝村,山路兩旁的紅葉冬桃與盛開的格桑花相映成趣。“這兩年羊價真是不錯,今年一只能掙1000元!”李芳明邊放著自家的羊邊說。74歲的他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村子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大的變化還是有事干了!”

      村黨支部書記文聯科說,村里的火羊、銀耳等遠近有名。脫貧攻堅戰打響后,公路通到村里。收購商來村里收購火羊,兩小時后就擺上縣城飯店的餐桌。“村里的產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中國人壽通江縣支公司駐碗廠溝村第一書記王鋒說,在產業扶貧政策的支持下,村里的紅葉冬桃、枳殼、青脆李都小有規模,銀耳培植、魔芋種植、火羊養殖等林下經濟隨之跟進,2015年到2018年3年時間,全村人均純收入從3500元增加到1.8萬元,貧困發生率從52.79%下降到0.57%。去年,這個深度貧困村順利脫貧。

      脫貧產業效益逐步顯現,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打了扶貧廣告后,通江銀耳現在可出名了。前兩天我剛跟兒子通了視頻,明年他準備回家跟我一起種銀耳,這收入可不比打工差。”村民楊昌軍說。

      “我們馬上要發展鄉村旅游,讓更多的人了解村里的千年文化和特色產品,讓村民的腰包更鼓。”王鋒信心滿滿地說,脫貧只是新的起點,下一步碗廠溝村要在產業振興上多下功夫,讓鄉親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青海省格爾木市長江源村

      生態好起來口袋鼓起來

      本報記者姜峰

      政策點擊

      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擴大政策實施范圍,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

      村莊故事

      扎西才仁有兩個家,一個在唐古拉山鎮,一個在格爾木市長江源村,相隔400多公里。

      長江之源唐古拉,是他的故鄉。“祖祖輩輩放牧為生,靠天吃飯。”可扎西才仁沒想到,有一天“老天會不賞飯”。“就記得十幾年前,牛羊越來越多,草越來越矮小稀疏,老鼠越來越多,河流湖泊的水越來越少。”

      正是在本世紀初,國家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對“中華水塔”開展人工干預應急保護。唐古拉山鎮6個村首批128戶牧民搬下了山,長江源村成為扎西才仁的新家。

      如今,扎西才仁每個月都會回到唐古拉,他的新身份是生態管護員。每月巡護期間,扎西才仁要對草原設施、環境衛生進行監管,清點核實牛羊數量,對采石挖沙等行為要制止上報。

      以前靠天吃飯,現在每年有超過2萬元的工資收入。“再加上我們家12萬畝草場禁牧,每年還有生態獎補約8萬元,全家年收入遠遠高于放牧時。”扎西才仁告訴記者。

      在生態補償政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牧民選擇搬遷下山,如今長江源村的規模已擴大到245戶。“草原管護員、濕地管護員基本做到了每戶覆蓋一人,再加上草原生態獎補資金,2017年長江源村人均純收入達22828元,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搬遷牧民生活得到了充分保障。”村委會主任扎西達哇告訴記者。

      放下牧鞭的長江源村民,正逐步從過去的草原利用者轉變為今天的生態保護者與紅利共享者,綠了生態,富了口袋。

      甘肅省廣河縣黑山村

      搬出窮窩窩過上好生活

      本報記者王錦濤

      政策點擊

      易地搬遷脫貧一批——貧困人口很難實現就地脫貧的要實施易地搬遷,按規劃、分年度、有計劃組織實施,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村莊故事

      樓房窗明幾凈,小區樹綠花艷。馬麻乃一個人的時候,看著眼前這一切,偶爾會恍惚:“這不會是在做夢吧?”

      黑山村山大溝深,十年九旱,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

      沿著山路進村,目力所及,多是黃褐色的山、溝、峁,以及殘破的塬。村里人家,夯土為墻,和泥做頂,房子窗戶小、光線暗。吃水要走幾里山路,驢馱人挑。“去鎮上看病或趕集,步行得兩個多鐘頭才能到。”馬麻乃說。

      2018年,得益于整村易地搬遷項目,黑山村315戶,從山窩窩里搬到了廣通河邊的三甲集社區,住上了敞亮的新樓房。“按規定,貧困戶家庭,一口人交2500塊錢,剩下的全由政府出。”馬麻乃說,自來水、天然氣等全入戶,社區有醫院,孩子上學步行不到10分鐘。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馬學華介紹,通過技能培訓、勞務輸出和扶貧車間等,讓“安居”與“樂業”同行。

      “在山上,全家年收入超不過6000塊錢。”馬麻乃的妻子馬二蘇麥,自打嫁到黑山村,她就做好了過苦日子的準備。如今,她在小區里的扶貧車間做帽子,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

      “這可不是做夢,加上我丈夫跑運輸,卡上已經有幾萬塊的存款了。”馬二蘇麥喜悅地說,“今年摘掉窮帽帽,好日子呀,還在后頭哩。”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aaa一级特黄|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夜夜偷天天爽夜夜爱|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大臿蕉香蕉大视频成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美国式禁忌在完整有限中字|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a级成人毛片免费图片| 日本一二三高清|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猫咪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jizzjizz丝袜老师| 大胸校花被老头粗暴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自拍| 吃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夜夜未满18勿进的爽影院| 中文字幕成人网|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男人精品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特黄| 蜜桃成熟时3之蜜桃仙子电影|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导航| 好男人社区神马在线观看www| 丰满多毛的陰户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