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花讓家鄉從沙上屋頂到綠樹成蔭
    2020-06-18 10:0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喬棟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王明花在黃沙洼的“小老楊”和沙棘林間進行日常管護。  本報記者 喬 棟攝

      核心閱讀

      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右玉,是一個天然風口。風口碰上沙漠,曾讓這里寸草不生。數十年來,右玉人民持續接力,讓這片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綠洲。

      從孩童時期跟著大人們去種樹,到現在帶著孫子們繼續植綠,王明花和樹打了一輩子交道。從植綠帶頭人到致富領頭雁,她的經歷也是右玉植綠人們不斷奮斗的一個縮影。

      中午的日頭曬得毒辣,70歲的王明花站在黃沙洼的山頭。這是她奮斗了一輩子的地方。

      從地圖上看,右玉是晉西北門戶,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地帶,地勢南高北低,是一個天然風口。每年冬春,西北風從殺虎口灌入,沿著呂梁、太行間的通道長驅直下。

      風口碰上沙漠,曾讓右玉變得寸草不生。數十年來,當地人民持續接力,終于將這片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綠洲。頭水泉村的王明花,便是右玉植綠人的一個代表。

      “打小就知道種樹,種樹就有活路,不種樹就饑荒了”

      從山西太原往北,過了雁門關,便是雁北塞外的天。和“關內”相比,“關外”山脈起伏較緩。王明花坐在十幾棵小老楊樹下,歇了會兒腳。

      這是她17歲那年就“戰斗”過的地方。“一把鐵鍬兩只手,干罷春夏干秋冬”,17歲的王明花,因為能吃苦、干活快,被選為右玉頭水泉村的婦女主任。“打小就知道種樹,種樹就有活路,不種樹就饑荒了。”她說。

      頭水泉村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村旁的那眼泉曾是救命泉。當年的干旱、風沙,曾讓前來考察的國際環境專家得出了“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結論。這個結論,從幾個數字就能看出——新中國成立初期,右玉境內土地沙化率76%、林木綠化率不足0.3%、每年8級以上大風天長達3個月。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右玉被風沙“欺負”成啥樣?王明花說:“我9歲上學,春天大風時,出去就和別的同學手挽手,一是因為力量小,怕被刮跑;另一個是因為白天都看不清,怕走丟。”

      不僅如此,村里人修房子和別的地方也不一樣,“別的地方修房子,一家挨著一家;右玉修房子,每家都要隔一條路,其實就是給沙子修通道。”王明花回憶,“家里修門,門都是往里推,不是往外開的,因為過一晚上,沙子就能把門埋住小一半。”

      當地老話說得很形象:“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白天點油燈,黑夜土堵門。”如今的右衛古城,新中國成立初期曾是右玉縣城。常年西北風裹挾著風沙,幾乎把十多米高的右衛古城墻填平。

      縣城往北緊挨著的就是“黃沙洼”,那是一片長40里、寬8里的移動沙丘,每年逼進十多米,當地人稱之為“大狼嘴”。要封住“大狼嘴”,就得在這沙丘里種樹。

      “一次不行就再種一次,一年不行就來年再種”

      “那會兒哪有錢買樹苗!”王明花當時正上小學,看著大人們從其他地方的楊樹上摘下枝,再移栽過來。“兩枝楊樹枝搭在一塊,讓它們‘抱住’,這樣不容易被風刮跑。”王明花在樹后隨手撿了兩根樹枝,比劃起來。當地人把這種小楊樹,親切地稱為“小老楊”。

      上世紀50年代,右玉縣組織了數千名群眾“會戰”,其中包括800名學生。頭水泉村就在黃沙洼腳下,王明花跟著大人們扛著鋤頭上了山。“那會兒啥也不懂,就是幫忙抬水、扛苗。”她說,第一年,他們就種下了9萬多棵樹苗,可到了第二年春,一場持續多天的8級大風,把這幾千人數月的勞動成果連根拔起。

      “一次不行就再種一次,一年不行就來年再種。”王明花說話間伴隨著爽朗的笑聲:“那會兒好像不會覺得累,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你現在看到的每一棵樹,至少都是經過五六次補栽才種成的。”

      60年樹齡的“小老楊”,有著黝黑的軀干,高達10多米。現在的黃沙洼,已經成為一個青山環抱的公園,還成了實踐教育基地。眼前是綠油油的草甸,陽光如沙漏般從連片成蔭的“小老楊”樹間傾瀉下來——只有草甸間偶爾露出的沙粒、集體朝著東南彎腰的“樹姿”,和幾棵被玻璃罩圍著、露出樹根的“標本”,訴說著當年在這里種樹的艱難。

      經過8年“三戰黃沙洼”,樹的成活率升高了,沙丘的移動速度降下來了,右玉人終于把“大狼嘴”堵上了。其間,他們還摸索出了“穿靴、戴帽、貼封條、扎腰帶”的適合半沙化土壤的科學營林方法,至今仍在沿用——所謂“穿靴”,就是在河岸邊,營造雁翅形護岸林;“戴帽”,就是在流動的沙丘上網狀開溝,秧苗結繩壓條固定沙丘;“扎腰帶”就是在半坡環造防風林帶;“貼封條”就是在侵蝕溝沿和風蝕殘堆上不講規格地密植造林,并且種草,以后再不斷補植。

      黃沙洼雖然被暫時堵住了,但每年補栽的任務依然很重。上世紀60年代,已長成大姑娘的王明花和村里的姐妹組成突擊隊,她們每天天剛亮就上山,中午也不回去。她們給自己定的標準是每人每天種樹100棵,這比一些男勞力種的樹還要多。附近的水源在二里地外的康岔溝,她們便輪著去挑水,“左肩換右肩,一天下來,肩頭壓得全是血泡”。

      “渴了喝口水,餓了吃個燒土豆。”王明花還記得村里的一個大姐叫薛娥子,快到中午時回去做飯,做完就趕著往山上走,“遠遠看見她,一邊拿個燒土豆咬著一邊走。”到了跟前,從圍裙里變戲法似地拿出幾個窩窩頭來,讓幾個年輕人的眼里都放了光。

      從王明花的眼睛里,仿佛能看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今年70歲的她,仍然是支部書記,還在發光發熱。

      “孩童時跟著大人們去種樹,現在帶著孫子們繼續植樹”

      站在牛心山上,大片云朵快步踏過天際,湛藍的天像是剛被洗過。現在,右玉的林木綠化率達56%,幾代人持續綠化接力,終于將右玉變綠,也把右玉精神打造成一張名片。

      右玉縣縣長王志堅說,林業用地面積從8000畝到169.9萬畝,林木綠化率從0.3%到56%,今天的右玉,拋去了“不適宜居住”的舊帽子,而在這場持續半個多世紀的綠化戰役中,王明花是一個清晰的注腳。

      繞著黃沙洼走了一個小時,王明花的腳力不減當年。“孩童時跟著大人們去種樹,現在帶著孫子們繼續植樹,”她說,“一輩子就和樹打交道了。”如同一棵倔強的“小老楊”,從植綠帶頭人到致富領頭雁,她還是從前那個少女,種在心中的信念絲毫未減。

      王明花打小就聽過一個故事:新中國成立那年,31歲的曹國權用土改時分到的12畝好地換來荒溝,種出的莊稼卻長勢喜人。時任縣委書記問他“秘訣”,曹國權說:“大道理呀我不懂,我就知道種了樹就能擋住沙子,擋住沙子就能打下糧食,打下糧食就能娶到媳婦兒。”

      綠水青山帶來的改變,和糧食產量直接掛鉤。“以前玉米畝產50斤,現在上千斤。”王明花說。如今,右玉有了更充足的“家底”來規劃造林:經濟林和生態林間種,讓綠色產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右玉27.6萬畝沙棘林,每年可采摘1800噸。”右玉縣林草局局長劉占彪說:“目前已經形成了圍繞沙棘的果醬生產、果汁加工、配方食品生產等9家加工企業,年產值1.96億元,帶動農民沙棘收入1440萬元。”

      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云龍介紹,山西已初步構建起了晉西北丘陵山地防風固沙治理區、晉西北黃土丘陵溝壑防風固沙水土保持治理區等生態功能區,有效改善了晉北沙區生態環境,“我們將進一步拓寬山西生態扶貧路徑,在現代防沙治沙實踐中,不斷弘揚和豐富右玉精神。”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舔舔小核欲成欢|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i|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视频| 四虎国产永久免费久久| 中文字幕丝袜制服| 天天操2018|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视频www片| 97国产精品视频观看一| 手机在线色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 中文字幕在线色| 在线观看一二三区| 三级黄色免费片| 欧美狂摸吃奶呻吟|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中文乱码|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国语4| 国产一在线观看|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日本高清乱理伦片中文字幕啊|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大陆| 6080手机理论三级理论|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不要下载的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麻豆 |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桶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