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報刊登了有關湖北省大學生村官先進典型高金磊的長篇通訊,與此前宣傳高金磊的報道不同,本報這篇報道,側重為讀者展開的是高金磊的內心世界,而這,恰恰是許多想像高金磊一樣取得成功的大學生村官們應該好好揣摩的。
成功有多種多樣,高金磊的成功,是他贏得了身邊每一位基層干部和群眾的交口稱贊。任何成功總有它的規律可循,高金磊的成功,他堅定的意志、堅韌的品質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從內因上來看,高金磊有非常明確的人生目標。為了目標,他才會不為任何誘惑和挫折所干擾,才會不放過任何艱難困苦自覺地有意識地磨練自己,他才會通過大量社會底層的實踐去拉近與基層群眾的心理距離和思想感情,才最終贏得群眾的認可,鄉親們把他當成自己人。人生有沒有目標大不一樣,也正因此,李源潮同志才教導大學生村官,應當站得高一些、想得深一些、看得遠一些。
從外因來看,高金磊周圍一直有一個良好的培養環境,這也是他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首先他村官工作的第一站就遇到了一位好支書,有一個好的團隊一直在幫助他成長,也給了他施展能力足夠的平臺和信任度。其次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各方面對他的工作及時給予了認可和鼓勵,有效地激勵了他干事的激情和鍛煉的韌勁,進而促使他進一步夯實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高金磊的優秀,是一個內外因有效結合良性循環的必然。
從高金磊身上可以看出,社會上詬病多于褒揚的80后大學生其實并不缺乏理想,也不缺乏激情,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實際,為人民服務在他們心里不一定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也可以是真正的理想。需要有關各方考慮的是,如何讓他們在擁有這樣抱負的同時能在工作中更多的體會到實現自身價值的成功感。面對還將會出現的許許多多的高金磊們,如何保護他們對基層工作難能可貴的激情,并讓這種激情持續下去,便成了大學生村官工作推進到當下這一步非常需要研究的課題。大學生村官戰略的實施,填補了我國后備人才培養的一個空白,至于大學生村官工作本身,還有哪些急需填補的空白?同樣需要有像高金磊這樣心存高遠、目標堅定的人一道來探索。